《河北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供水、供热、燃气)》
时间:2021-12-20 10:03:21 作者:admin
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河北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供水、供热、燃气)》提出,“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将着力完善城市供水、供热、燃气设施网络,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安全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超采
加快实施城市生活用水水源置换。加大地表水利用,保障雄安新区、冬奥赛事核心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等重点区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用水。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引足用好外调水,由市县政府结合取水井关停计划编制水源置换专项方案,加快城市公共供水设施新建改造,提高供水能力和管网覆盖范围。南水北调受水区以外的城市要完善地表水供水体系,优先使用地表水厂供水。控制地下水超采,减少地下水利用,增加水源涵养能力。
“十四五”时期,河北全省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加大对水厂、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全省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稳定控制在10%以内,确保水量充沛和水质安全。推进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和分区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优化管网压力控制和管网更新维护,有效降低管网漏损和供水能耗。全省供水厂改造规模约为11.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网改造长度约为380公里。其中,结合2021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建成区新建改造管网长度622公里,改扩建水厂5座,加压泵站10座。
构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供热保障体系
以实现城市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100%全覆盖为前提,积极发展以储热设施为核心的城市低品位热源利用系统,构建以热电联产、清洁燃煤等集中供热为主,天然气锅炉、壁挂炉,电能、生物质能等分散供热为补充的绿色低碳供热热源保障系统。持续推动智慧供热建设和系统节能改造,努力实现单位面积供热量降低8%。
加大“开源”。统筹谋划区域内污水源、垃圾焚烧、工商业余热和大数据中心废热等各类低品位余热资源,对存量机组供热能力进行挖潜,加快可再生能源推广与应用,补齐城市热源建设短板。因地制宜选择热电联产、天然气、工业余热、地热能、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的供热方式,拓展氢能在分布式供热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构建多能源互补的供热体系。
重视“节流”。深入推动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提升系统能效水平,加大既有热源供热面积。合理选用平衡阀、变频器等节能设备,科学制定系统控制策略,改善热网水力失调状况,提高室温达标率的同时降低过量供热损失,供热信息网了解到提升按需供热、精准供热水平,进一步降低单位面积供热能耗。根据供热系统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建筑类型、使用规律、舒适度要求和控制性能,合理确定室内供暖末端形式,加大推广低温采暖末端形式。建设和完善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的供热监管信息平台,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点覆盖所有居民小区。
构建多气源、多层级、广覆盖的燃气安全供应保障体系
逐步形成以管道天然气为主导,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补充,液化天然气为应急备用的用气结构,城市居民和单位用户逐步淘汰人工煤气。进一步扩大燃气供应范围,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进一步提高燃气供应效率,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85%。
优化气源结构。坚持以天然气为主的城市燃气供应体系,在落实管道气资源供应的基础上,通过提高LNG进口规模,加大省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供应渠道,增加资源有效供给。
完善城市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时期,新增天然气供气量约30亿立方米,新建城区天然气管网约2885公里。重点布局沿海LNG接收站储罐群及地下储气库,着力提升全省储气调峰能力,逐步形成以地下储气库和LNG接收站为主,LNG储备站、罐箱为辅,管网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多层次储气调峰系统,切实提高全省及周边地区应急调配能力。“十四五”时期,全省改造燃气老旧管网约120公里。
合理发展液化石油气。按照逐步整合充装站、增设供应站的总体思路,优化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供应站等设施布局,促进形成层次清晰、竞争有序、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安全可靠、满足需求的液化石油气供应市场体系。按照居民用户购气距离在5公里左右的要求,合理增设液化石油气瓶供应站,解决群众用气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快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加快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各类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项目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工程。支持生物天然气并入天然气管网,发展在居民、发电、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建立多元化消费体系,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良性发展。
来源:河北新闻网
-
标签: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功能定位基本实现,2035年值得期待